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
官网:https://www.culsc.cn/

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于2017年启动,并确定每年举办一届,是教育部认可的57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。

2021年竞赛分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两个赛道,科学探究类共产生一等奖137项,二等奖205项,三等奖414项。


竞赛规则

1.     参赛内容:围绕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,鼓励跨学科领域,开展自主性设计实验或野外调查工作,寻找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有效方法。

2.     学科分类:竞赛报名时根据团队的参赛内容,按要求选择研究方向,以方便分配评审专家。

3.     项目信息:规范项目信息,报名时团队编号按报名顺序统一编号;项目名称、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网络评审开始前可增减、调整,网络评审开始后不能再修改。

4.     参赛限项:每届竞赛每位指导老师的名字最多只能出现两次,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只能指导一支队伍。每支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不能超过五名。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最多只能参加二次竞赛,作为主力队员(前三位)只能出现一次。

5.     决赛队伍:根据网络评审成绩各省(市、自治区)进行省级竞赛,没有省赛的可根据网评成绩组织专家举行省级选拔(网评成绩占比不低于50%),推荐参加2022年决赛项目,角逐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和一、二等奖。

6.     材料递交:立项报告(研究综述和实验设计)→实验记录→论文和心得。实验记录每天只能上传一份,摘要不超过50字符,文本框中内容必填,且不超过500字符,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图片或数据文字的形式通过附件上传。研究综述和实验设计在该材料上传截止日期前可删除修改,实验记录上传当日24时前可删除修改,论文和心得在该材料上传截止日期前可以删除修改。每支参赛队伍最多只能上传30次实验记录。相关模板在竞赛官网“下载中心”可获取。

7.     信息规避:所有材料上传前都有信息泄露提醒框。网络评审时若发现材料中存在信息泄露,该项目总分将做零分处理。

8.     网评专家:系统根据项目研究方向会匹配5位网络评审专家,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审,评分差异太大时,将安排第6位专家进行评审。

9.     答辩材料:从网络平台统一下载所有参加决赛项目的研究综述、实验设计、实验记录、论文和心得,每个项目一个文件夹,由竞赛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准备。

10.  奖项设置:特等奖0.5%(不超过50项)、一等奖2%、二等奖4%、三等奖8%、优秀组织奖等单项奖。

11.  强调原创:要求参加决赛团队所在学校负责论文查重,根据决赛通知提交查重报告。

12.  数据保管:竞赛结束后,竞赛网络平台把所有数据第一时间交给竞赛委员会秘书处保管。

13.  证书制作:网络评审开始后,项目名称、指导老师和队员信息不能更改,获奖证书将按网评开始后的项目信息颁发。

14.  设立监督委员会:设监督委员会,并设立奖项公示、投诉和撤销制度。经查实竞赛项目作假的,将取消原获奖项并通报所在学校和省赛委员会。

15.  反馈渠道:如果在竞赛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,可通过e-mail或电话联系竞赛委员会秘书处。